童年的記憶裡,一份12元的傳統麵糊蛋餅,如今在城市裡已經非常少見了。老公愛吃,總是特別注意大街小巷的美食與古早味,有天他特地帶我去林森路與新田路口的轉角早餐店,讓我再次嘗到了麵糊蛋餅的美好滋味。雖然離家不近,我們還是時不時去那裡吃早餐。有一天起得稍晚,悠哉地去吃完早餐,正好瞥見離路口幾步之遙的「復興二手書店」已經店門大開,我不免書癮發作,得進去逛上兩圈才行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這年頭,二手書店的新文化興起,大型如連鎖書局的「茉莉」、「雅博客」,搞得古色古香、格局典雅如台南的「城南舊肆」、「草祭」,都讓人望而興嘆,也帶給書蟲們不一樣的二手書店體驗,乾淨、整潔、寬敞、明亮甚至是舒適的閱讀空間,形成了由書香世界堆砌而成的文化新景觀,一方面令人感覺新鮮,但遊走其間,心中卻也容易覺得悵惘,畢竟這樣的書店跟逛誠品的感覺也沒有太大不同。重點是書太多,主流書本取向也高,書況普通卻要價不斐。過年期間東返,拜訪了幾間東部的重點二手書店──「時光」、「舊書舖子」、「晃晃」則別有一番風味,店內結合了濃厚的文創氣息與在地的人情味,也留駐了旅人的心扉,但對我來說畢竟不屬於日常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所以「街頭轉角遇見二手書店」還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,走進復興二手書店,一股親切感湧上心頭。二手書店就應該小,僅僅一個店面的空間,方正狹長,在街頭轉角,書擺得有點擠,對書蟲們來說大概半小時左右可以逛完,然後挖到幾本絕版書那樣。店裡樸實無華,主體明確,除了書櫃與書,就無更多妝點或擺飾。這樣的二手書店,相當合我的脾胃,就像生活中茶餘飯後的小點,讓人不感到壓力,或是輕鬆散步時的路旁風景,閒適之中偶有驚喜。兒童讀物在這裡只有小小的一櫃,扣掉青少年小說、知識與科學書刊,繪本類就只剩下最上方小小的一格,卻讓我找到了這本美得無法形容的書──《我的蘋果樹》(Apple Tree),彼德‧巴奈爾(Peter Parnall1988年的作品。這是1994年由大樹文化出版的自然繪本系列,如今出版社也收了,二十年後讓我遇見,而且書況如新,不可思議。

 

我的蘋果樹  

 

        這就切入正題,Peter Parnall是一位美國的自然繪本作家,畫風深遂,筆觸細膩,彷彿每幅畫作都出自於天地自然,並且蘊藏著神秘的哲理,文字也一樣優美細緻,刻畫入微。在眾多的兒童繪本讀物當中,他的作品往往令人一見驚豔,在閱讀文字之前就可以感受到詩意湧動,他筆下的宇宙中有萬物,萬物中有宇宙,生命在他的畫面裡恣意地生長著,每個讀者都可以在這一片天地間找到自己心靈的位置。他大部份的繪本用色簡單溫暖,寫意的線條外大量留白,創造了渺遠的奇境空間,帶領讀者前往充滿靈性的閱讀之旅。

 

        《我的蘋果樹》就是這樣的一趟旅程,是季節上的四時變化,也是心靈上的過客風景。由一個不明的敘述者,描繪他和一顆蘋果樹之間,和一些昆蟲、鳥、小動物、地衣、苔蘚所組成的小世界。這個園子裡還有其他已經腐爛枯亡的樹木,只有這顆蘋果樹剛強地還生長著,樹幹已中空,彷彿收納著其他老樹的靈魂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四月尚冷,雨水潤澤了枝幹,在蘋果樹晦暗、脆弱的枝條上,粉紅色的花苞們正卯足勁地綻放。黃蜂、孑孓、蠅、螞蟻和其他昆蟲的幼蟲,都趕著在花朵凋落之前,努力地收集食物。

 

DSC_1618  

 

        當花朵漸漸從枝頭上消失,綠色的葉片也柔化了樹枝糾結的線條。地衣、苔蘚也為樹幹上色。山雀頻繁地進出樹洞,忙著整理新巢,準備送給長著小班點的白蛋。夏天剛開始,樹上又多了一個幾近完美圓形的知更鳥鳥巢,知更鳥守著巢,那待著鮮艷的藍色鳥蛋都孵出小鳥。

 

DSC_1621  

 

        成千上萬的小甲蟲來了,還有一隻黃色的蜂正在檢查青澀的小蘋果,有隻啄木鳥每天都來。夏天快結束的時候,小知更鳥也已經學會了飛行,完美的鳥巢內留下了一小片藍色蛋殼。突然間樹晃動了起來,原來是一對毛茸茸的鹿角正揮舞著,等待著蘋果掉下來。

 

DSC_1624  

 

        九月蘋果成熟,大烏鴉通常是第一位品嘗這盛宴的貴賓。牠總是直接飛到枝頭頂端,挑選長得最漂亮的蘋果,然後得意地往松林裡去享用。

 

DSC_1627  

 

        秋風吹起時樹葉開始變黃,昆蟲們也不見蹤影了。蘋果掉得滿地都是,螞蟻和胡蜂把握秋天最後的美味。樂壞的老鼠也忙著把食物搬到草地後面的洞儲存起來。

 

DSC_1628  

 

       老浣熊把自己牢牢地塞進空心的樹幹裡,準備躲避將至的嚴冬與寒風。雪終於來了,蘋果和草都深深地被埋了起來,樹枝、樹洞、和地衣也不例外。還留在枝條上的蘋果已變成深褐色。黎明時分,鹿兒來到樹下刨開雪堆,尋找少數幾個還留在地上結凍的果實。

 

DSC_1630  

 

        深冬初昇的太陽,為滿覆白雪的枝條罩上一層粉紅色。再也看不到鹿了,牠們移居到森林深處。浣熊還在熟睡,偶爾還有少數的鳥作為訪客。蘋果樹孤伶伶地站著,真不知道它如何忍受這樣的嚴寒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或許因為它知道,

        它知道知更鳥會回家。

 

DSC_1635  

 

        《我的蘋果樹》以對大自然細微的觀察入題,然而在感性上的摹寫遠高於知性上的傳達。生命之美,溢於筆下,文圖共譜動人的自然宴饗,連結著人與萬物的情感,徘徊著四季的穹音。縝密的細節和穩定的筆觸,吸引人進入書中描繪的世界,動植物都詡詡如生,景物天地在則畫頁上自由舒展,並帶出類似中國水墨的意境,讓人進入一個慢活的時空,跟著畫頁呼吸,細細品味。

 

        Peter Parnall十分獨特的個人風格,讓人看到他的作品就能馬上辨識。《我的蘋果樹》讓我對他鍾情,在買下這本書後,我也陸續找到許多他的原文作品,而他與另一位優異的文字作者拜爾德‧貝勒(Byrd Baylor)更合作了好幾本凱迪克得獎書。更另人驚喜的是,小典藏曾在2009年出版了兩位創作者的《人人都需要一顆石頭》(Everybody Needs a Rock)中譯本,意義深遠,而且相當精美,在書市上也還可以買得到。希望很快介紹給大家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懷舊的簡樸早餐,街坊的二手書店,一本歷久彌新的好書。人生有時夫復何求呢?

 

arrow
arrow

    Anna K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