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我如何認識世界  

 

        因為《黎明》這本書,認識了波蘭裔的繪本作家優利‧修爾維滋(Uri Shulevitz),我因此去找到了他在台灣出版過的另一本中譯作品《我如何認識世界》(How I Learn Geography)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戰爭破壞了小男孩的家園,他們失去了所有的一切,往東逃難,到了一個夏天很熱,冬天很冷的國家。那裡的城市是用泥土、稻草和駱駝糞蓋起來的。他們和不認識的人住在同一個小房間,睡在泥土地上,沒有玩具,也沒有書。最糟的是,沒有足夠的食物。

 

我如何認識世界-1.  

 

        有一天,爸爸到市場買麵包,卻帶回了一幅地圖。媽媽問:「麵包呢?」沒有麵包。爸爸有點得意,又帶著歉意解釋道:「反正我的錢只夠買一小塊麵包,也填不飽我們的肚子。」小男孩很生氣,他心想,他永遠不會原諒爸爸了。

 

我如何認識世界-3  

 

        隔天,爸爸把地圖掛起來,大到可以蓋住一整面牆,死氣沉沉的房間突然有了繽紛的色彩!小男孩漸漸被地圖所吸引,常可以盯著看好幾個小時。那些奇怪的地名使他著迷,他把那些帶著異國風味的發音編成一段韻文,彷彿變成神奇的咒語,把從來沒有離開過房間的小男孩傳送到遙遠的地方。

 

我如何認識世界-5  

 

        他降落在炎熱的沙漠、在海邊奔跑、吹著積雪高山上的風、寺廟的石刻雕像在牆壁上跳舞。經過各種果樹林,享用芒果和木瓜;喝新鮮乾淨的清水,在棕櫚樹蔭下休息;或是數著高樓林立的城市裡千萬億萬個窗戶。他在遠方度過美妙的時光,遠離了飢餓與貧窮,小男孩最後原諒了爸爸,他終於明白,他是對的。

 

我如何認識世界-6  

 

        這個故事以第一人稱敘述,其實就是作家優利‧修爾維滋自己幼年時真實的經驗。1939年的波蘭為戰火所襲擊,全家逃往中亞,他才大概四、五歲,故事裡的地圖在很久以前就遺失了,但優利‧修爾維滋憑著自己的記憶,用拼貼、筆墨和水彩,畫出了那幅地圖,也創作了這本紀念他父親的繪本,那時,他已經七十三歲了。從早期的恬靜風格,到晚年的創作反而飽滿多彩,藝術家歷經生命的動盪與沉澱,從烽火與流離的困境中,開出精神世界的花朵,使得他的老年,更加表現出動人的生命力與想像的異采。《我如何認識世界》就是這麼一個感動與震撼人心的故事,父親給予他的禮物,超越了生存飽足的追求,讓他以精神生活的力量對抗現實的殘酷,即使物質環境如此貧乏,心靈上的養份仍帶給孩子希望和夢想。小男孩從一開始的悲傷、困頓,到最後乘著想像的飛行而感到喜悅和自由,為他的一生帶來深遠不可忽視的影響。那時的父親,是需要多麼過人的勇氣與胸懷啊!

 

        優利‧修爾維滋用簡明的文字,配合如電影分鏡的敘事節奏,人物情感生動,並以流暢的構圖帶出想像和現實的對比,對幼齡的讀者來說非常易懂,想傳達的意義卻很深遠。誠如我在介紹《黎明》時所說,偉大的藝術,是不分年齡的藝術。父親送給優利‧修爾維滋的禮物,如今,也透過他的繪本藝術,給予大小讀者們珍貴的啟示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Anna K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